央行优化自动质押融资,引入了防范“钱荒”底线机制
2017-12-18
“钱荒”最近是沸沸扬扬,各个平台都在报道,银行没钱了。对此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18年1月29日起实施,原《暂行办法》同时废止。引入了防范“钱荒”底线机制。
自动质押融资业务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清算账户资金不足时,通过系统自动向央行质押债券融入资金完成清算的支付系统支持机制。不过,其触发条件是金融机构临时耗尽全部准备金仍不够清算所需,启用门槛高,因此自该便利安排推出以来,使用频率较低。
《办法》与《暂行办法》主要有三方面区别:
一:扩大成员机构融资空间;
二:统一自动质押融资利率,按照隔夜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确定;
三:扩大质押债券范围;纳入央行认可的地方政府债。
《办法》的主要影响与上述区别对应,一是有助于降低中小机构支付结算风险,二是增强SLF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三是有助于提高地方债流动性和配置需求。对资金面的影响为:侧重避免尾部风险,对年末、春节等关键时间点资金面预期有平稳作用。
新规加强了机构在遇到清算障碍时从央行获取资金的能力,并且利率也更加明确,整体在机制上进一步避免了“钱荒”及类似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有助于平稳市场资金面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