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宽信用的担忧可暂告一段落了
10日下午,各方高度关注的1月份信贷和社融数据出炉。数据显示当月信贷和社融增量均同比创下近年的新高,这意味着此前外界对宽信用的担忧可以暂告一段落了。本轮信用扩张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
2021年北京市货币信贷统计数据报告
2021年,北京市货币信贷总体运行平稳,存贷款总量与北京市经济发展相匹配。信贷投放重点突出,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贷款保持高增速,有力地支持了首都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存款稳定增长,住户存款增长较快。
-
钟正生:民企纾困三周年,信贷融资环境显著改善
作为疫情后中国经济和政策向常态化过渡的一年,民营企业的运行环境和经营状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
央行、外汇局:境内银行发放的境外贷款不得用于证券投资
《通知》明确规定,境内银行发放的境外贷款,原则上应用于境外企业经营范围内的相关支出,不得用于证券投资和偿还内保外贷项下境外债务,不得用于虚构贸易背景交易或其他形式的投机套利性交易,不得通过向境内融出资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
-
建设银行2022年拟发行9320亿元同业存单
据2月8日讯,建设银行披露2022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拟发行同业存单9320亿元,较2021年备案额度大幅增加3320亿元。2021年该行共计发行人民币同业存单265期,实际发行量6095.5亿元,余额为5987亿元;发行美元同业存单1期,实际发行金额1亿美元,年末无余额。
-
虎力全开!银行板块连续两日强势上涨 北向资金开年来大举加仓 银行股2月怎么走?
春节后两个交易日,银行股强势上涨,板块指数连续两日收涨超过2%,1月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6%。
-
“联保贷”频出乱象,民生银行大连分行违法放贷3.56亿元
全国性股份行也不乏“联保贷”乱象。近期裁判文书网披露的裁定书显示,民生银行(600016)大连分行4名责任人在未对贷款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查情况下违法发放联保贷款3.56亿元,在部分贷款逾期后仍然为借款人办理倒贷,造成大量本息无法收回,4人均被判刑。
-
银行业2022年首批“1号罚单”出炉 合计罚没2.04亿元,信贷违规仍是“重灾区”
贷款审查不尽职、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2022年监管仍在不断加大银行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2月7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开年首月,银保监会及其分支机构合计开出了396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达2.04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罚单数量和金额虽有所减少,但涉嫌违法发放贷...
-
“放贷款”比“拉存款”还“卷”! 银行开年争抢优质信贷客户 “有效需求”满足度高 无抵押物仍是小微企业面...
1月份历来是银行“拉存款”的开幕赛。在这场客户是“甲方”,银行是“乙方”的谈判中,银行的客户经理往往需要使出浑身解数。而以往在信贷部门,客户和银行的角色更像是互换了身份,这种“卷”极少在信贷员的身上出现。不过,今年新年伊始,这种“内卷”已经蔓延到了信贷部门。
-
注意!多家银行信用卡设“红线” 这些人无法申请新卡
邮储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拟自2022年2月16日起对信用卡的持有数量做出调整:同一客户在该行持有的信用卡有效卡片数量上限为5张(含5张)。
-
银保监会:2021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9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新增2.5万亿元
1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于1月24日下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分析研究面临形势,并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
银保监会2022工作重点来了,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妥善应对不良反弹
1月25日,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晒出2021年银行保险监管工作成绩单的同时,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涉及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等诸多重点。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建立绿色通道 保障西安封城期间小微企业正常融资
为应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式,西安市于12月23日零时起进行封闭式管理。突如而来的疫情给西安中小企业带来巨大资金压力:辛苦一年的员工急待工资返乡过年;日常支出如房租水电仍需按时缴纳;市外的业务照常开展,需要资金经营周转。年末正值用款需求旺盛之际,面对严格的封...